垂钓归来,水月共映宁谧心


2025-05-18 11:07:09  中国钓鱼人网  

垂钓归来,水月共映宁谧心

金秋九月,天高云淡。2021年9月12日,我与几位志趣相投的老友结伴,再度踏上垂钓之旅。这一次,我们选择了位于江南腹地的一处隐秘古湖——龙湾水库。早晨5时,天未全亮,我们便驾车出发。车行山间,浓雾依稀,山岭在雾气中若隐若现,犹如披上一层纱衣。一路上鸟鸣伴随,伴着发动机的轻响,仿佛踏入了一个尚未苏醒的梦境。

抵达水库时,东边云海翻涌,太阳在云层后探出半颗圆盘,湖面瞬间被镀上金色。我们在水库边的老枫树林间停下车辆,卸下行囊,一行六人分工协作:搭帐篷、铺垫布、支竿垂钓,井然有序。气温约17℃,微风拂面,风速2-3级,正是理想的垂钓天气。

我选了一处靠近小岛的钓点。岛上枫叶渐红,倒映湖中,宛如一幅水墨丹青。我从车尾取出12尺碳素长竿,安装好漂座与浮漂,主线0.8号,子线0.4号,袖钩1号;饵料则是自配的粘玉米粉与蚯蚓粉混合,加少许甜玉米粒与豆饼粉,揉成饵团,既有香甜又带微腥。初次下饵后,浮漂静若处子,只偶尔有风浪泛起细碎波纹。我端坐折叠椅上,沏一杯香茗,放眼天地,心绪逐渐舒缓。

一、晨钓初醒,鱼讯连连
天光渐亮,湖面逐渐显露宁静。第一尾鱼来得悄无声息,浮漂缓缓下沉,我起竿稳提,一尾1两左右的青条跃出水面。它小巧活泼,被我轻放水中。接着不久,浮漂急速下顿,是一尾约三两重的鲫鱼强劲挣扎,颤动的鱼鳃在清澈水中闪着红色光泽。我稳稳提竿,鱼儿上岸后被细心称重、拍照后放归。此刻,身与水、渔竿与鱼儿仿佛融为一体,心潮澎湃。

二、午间休憩,情谊漫谈
上午钓量渐丰,我们收竿移步至树荫下野餐。几位好友打开带来的便当,一边品尝家常菜肴,一边聊起人生感悟。有人谈职场变动,有人谈育儿心得,也有人感慨烹饪新手艺。谈笑间,脚下是一串蚂蚁列队觅食,抬头是蓝天白云悠然游弋。溪水潺潺,仿佛为我们的闲聊伴奏。休息过后,大家又陆续检查钓具、换饵料、掂量长竿,准备午后再战。

三、湖面微澜,晚钓静美
午后气温升至24℃,烈日透过薄云,湖水泛起粼粼光影。我们选用了“散炮抛竿”法,将小饵撒入水面目标区域,引诱鱼群聚集。浮漂一会儿左摇,一会儿右摆,甚至被风吹得绕桩跳舞。突然,一声短促的“咔嚓”,浮漂立顿,我提竿迅速,中鱼后只觉手臂一阵酸痛,却也感受到了鱼线传来的力量。一尾七两重的翘嘴被我收进网兜,身躯修长,背鳍高耸,鳞片白银相间,煞是好看。待它在水桶中畅游后,我再次放手,让它归于自由。

四、夜幕降临,星空垂钓
入夜后,湖面风清月白。我在帐篷附近支起小夜灯,周围渔友亦亮起头灯,相互招呼。“晚上鱼情活跃”,一位老钓者说。他拉来一节夜光漂,挂上荧光药水,点亮后漂影闪烁如萤。我们默契配合,一人投竿,一人看漂,一人拍照记录。夜钓与白日不同,寂静中每一次浮漂下沉都倍显神秘;星空映在水面,鱼儿的身影仿佛在星河中穿行。午夜时分,我又钓得几尾微光闪烁的乌金鲫,顿时满足无比。

五、收竿感悟,与水共生
次日凌晨3时,我们结束夜战,整装备归。收竿之时,轻风拂过湖面,带来淡淡水汽。回望那如镜的水面,心中涌起无尽感慨:钓鱼,不仅是技艺的较量,更是心灵的归宿;在流动的水中,在浮漂的颤动里,我们学会了等待,也学会了放下。

驱车返程,道路两旁田野在晨曦中渐渐苏醒。车内收听着清晨电台,茶香尚留,疲意中透着宁静。此行共获三十余尾各色鱼,既有欢喜,也有思考:大自然赋予我们取之有度的馈赠,我们更应以尊重之心回馈于它。回到家中,与家人分享战果,享用鲜鱼烹调的美味,更是将垂钓之乐延续到餐桌之上。

结语:垂钓是一场随心而行的修行
垂钓于江湖,心游于山水之间。每一次抛竿,都是对自然的礼遇;每一次提竿,都是对生命的敬畏。垂钓如诗,如画,更如禅——在等待与放生中,感悟人生的淡然与从容。愿每一位爱钓之人,都能在晨昏交替的湖畔,钓得欢乐与宁静,钓得一颗自在如水的心。

(原标题:垂钓归来,水月共映宁谧心)


相关热词搜索:垂钓 归来 水月共 宁谧

上一篇垂钓宝典:垂钓记——一日忘忧,在水一方
下一篇垂钓宝典:垂钓晨光:一竿一世界,半步半心境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