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钓汗流浃背,六尾鲫鱼慰人心——秋前最后的坚守


2025-05-15 17:58:54  中国钓鱼人网  

夜钓汗流浃背,六尾鲫鱼慰人心——秋前最后的坚守

时间:2021年9月9日
天气:阴转多云,湿闷难耐
钓场:新羊桥堍西段(江河)
钓法:台钓
竿长:4.5米
线组:2号主线配1号子线
钩型:丸世四号
饵料:商品饵

这是我今年第123次出钓,一如既往地坚持着这份兴趣所带来的宁静与沉淀。这天正好是九月九日,不仅是重阳节前夕,更是我们敬爱的毛主席逝世四十五周年的日子。缅怀之情萦绕心头,那一代伟人带领中国人民走出苦难,站上了世界舞台的中央,也让我们这一代人能在和平年代里,安心享受着钓鱼这类平凡但有意义的生活点滴。

夜幕还未完全降临,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天气预报多次显示有雨,为了以防万一,我特意背上了钓伞,但直到收杆也没派上用场。倒是湿热的空气闷得人喘不过气来,仿佛每个毛孔都在释放汗水。刚把窝料撒下去,就已经汗流浃背。四周寂静,只听得见耳边传来的蛙鸣与江水偶尔拍岸的声响。

在这片名为“新羊桥堍西”的江段钓点,我并不陌生。十米之外,是新桥东侧的深水处;而左侧是熟悉的“老菜地”位置,是过去多次夜钓的老窝子。可惜近几次夜钓,这个老钓点鱼情总是不太理想,疑似鱼群游移,资源分布也在变化,加上天气闷热、水温高,鱼儿的活性也大打折扣。

六点二十,我准时开窝。窝料入水后静置了二十多分钟,待窝区形成初步聚鱼效果,我才开始正式下竿作钓。这时天色已近暮色,远处的桥灯和星点船光映照江面,倒也构成了一副宁静的夜钓图。

刚开始的一个多小时异常安静,漂像平稳无比,重力漂几乎一动不动。期间,我甚至怀疑窝点未能形成,亦或者是鱼群尚未巡游到附近。可在台钓这门耐心与技巧并存的钓法中,等待本就是必修课。天气虽热,汗如雨下,但内心却始终平静。钓鱼之所以让人着迷,正是因为它在孤独与寂静中锤炼着人的耐性与沉稳。

终于,在持续等待中,夜钓迎来开竿鱼——一尾小巧而有力的鲫鱼,虽不过一两重,但足以令人振奋。接下来的两个小时中,陆续又上了五尾鲫鱼,其中一尾体型尚可,是当晚最大的“将军”。而最后一尾,则是在准备收杆时钓获,仿佛是对这份坚持的一个温柔回应。

虽然这晚仅收获五六尾鲫鱼,数量不多,但却是在高温闷热、鱼口稀疏的环境中“熬”出来的成果,每一尾都来得不易,也更加珍贵。钓鱼人对收获的评判标准,并不仅仅是“斤两”,更在于“是否读懂了水情”、“是否守住了节奏”、“是否坚持到了最后”。

回顾这几次夜钓的经历,发现“老菜地”所在水域的鱼情已大不如前。可能是近期气温异常,或者是水体变化影响了鱼的洄游路径,再加之钓点周边人流活动较频繁,使得鱼儿变得警觉甚至避开了原先熟悉的窝点。这也提醒我们:钓鱼并非静止不变的重复行为,而是一场与自然不断博弈、不断适应的过程。每一次出钓,都是一次对经验的更新,对规律的再认识。

白露已过,秋分将至,照理说应是凉风初起、鱼口渐旺的好时节,可今年的天气似乎迟迟未肯降温,仍旧暑气逼人。未来十来天,如果冷空气能准时“上线”,也许鱼情将有所回暖。对于我们这些野钓爱好者来说,这正是值得期待的转机。季节变换之际,也是鱼儿进食的“黄金时段”,更是钓鱼人奋战江湖的最佳时机。

这一晚的夜钓,虽无大鱼加持,但收获满满,不仅在于鱼获,更在于过程中的专注与沉淀。钓鱼之乐,不止于鱼,而在于水边的等待、挥竿的节奏、漂动的瞬间,也在于那一份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静美体验。

正如老话所说:“钓鱼钓的是心态。”真正的钓者,是在无鱼之处依然能享受孤独,在少获之时仍然能够安然自乐。在城市喧嚣之外,在夜色朦胧之间,独坐江边,看星光倒映水中,手握鱼竿,任时光慢慢流淌——这才是钓鱼人真正的归属与浪漫。

(原标题:夜钓汗流浃背,六尾鲫鱼慰人心——秋前最后的坚守)


相关热词搜索:夜钓 汗流浃背 汗流 六尾 鲫鱼

上一篇垂钓宝典: 夜钓老桥边:闷热夜风中,守来六尾鲫影
下一篇垂钓宝典:夜钓江堤边:烈日未散,鱼影依稀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