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伤害处理与防范


2014-05-21 21:30:30  钓鱼人网作者:  来源:野外急救  评论:0  发表评论

  液之供给量成正比。举例而言,皮肤与肌肉具有绵密的微血管组织,故复原期较短但韧带与肌腱的微血管分布稀疏,因而至少须费时六周方能痊愈至于保护关节的软骨,由于其全然无血液供给,故唯有动手术方能治愈。此外,除血管分布的疏密,运动量之多寡亦会影响血液循环的程度。复原初期,患部尚无法承受剧烈运动,故宜采热敷或按摩之方式促使血液流通。但当受创组织较健全、且使用患部不再感到刺痛时,便可进入第二阶段,即藉由适度的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所谓适度,是指在患部自主(不施压)与正常的范围内进行活动,且不致感到不适。

  3.第三阶段─渐进式施压:

  当患部于自主范围内进行活动而不致感到疼痛时,便可对受创组织施压,使其强化。但施压之强度须适中,一旦感到疼痛便须停止,否则将引起二度伤害。其次,应注意在对患部施以抗压训练时,须避免于训练后12小时内采热敷。此外,此阶段亦可借机纠正肌群的不平衡发展,藉施压之方式强化原本较弱的部位。

  4.第四阶段─患部之愈合:

  随着第三阶段的完成,患部将回复其原有肌力的2/3,此时可转以实际攀登之方式帮助愈合。由于患部已久未使用,故须经过一段重新适应期,方能与其余肌群协调运作。起初可进行一些难度易、强度低的攀登训练,使患部适应各种不同的姿势与动作,再将强度逐步提升。相对于第三阶段,此阶段可帮助选手审视自身的攀登技巧。倘若平日倾向于以固定动作攀登或攀爬特定地形,此阶段多元化的攀登训练将可降低同类型伤害再度发生的可能性。

  三、运动伤害的正确认知

  有些人将运动伤害视为一种导致表现退步的不幸,但事实上,此一退步却是身体发出最后通牒,亦是纠正不当训练方式的转机。唯有正视此一问题,方能成为真正的运动员。就正面来看,运动伤害可使选手明了正确与适度训练的重要性,并坦然接受生理状况因人而异的现实。易言之,顶尖的选手并非是那些不易受伤或较易复原的人,而是那些真正了解自身生理和心理状况的选手。因为唯有找出受伤原因、耐心养病,方能再创体能巅峰。

  四、训练过度

  虽然超载训练可刺激机体、提高运动效能,但过度的负荷却将产生反效果。由于身体承受训练压力之范围有限,一旦超过生理的最大负荷量,不仅无法进步、运动伤害亦将随之而生。由于在达到训练过度的门槛前,进步最为明显,因此不少运动员往往挺而走险,游走在生理负荷的极限边缘。然而不幸的是,此一门槛并非固定,其高低因人而异,且随者训练的密集度而变动。由于难以掌控,训练过度的情形遂屡见不鲜。加上其为不同的微创伤累积而成,症状不明显、且无立即显著之疼痛,因此潜伏期往往长达数周。所幸,训练过度仍有许多警讯,选手必须谨慎注意,方能防微杜渐。

  四、训练过度之警讯

  - 关节感到僵硬且活动范围减少

  - 局部疼痛,尤其是关节

  - 疼痛持续不断

  - 体能表现始终不佳

  - 起床时感到僵硬或肿痛

  - 即使经过休息,体能仍无法进步

  - 协调性变差

  - 骨头、肌肉或关节变形

  - 四肢感到炙痛或麻木

  - 训练虽然持续、渐增,但体能却不增反减

  五、停滞阶段

  任何运动皆会经历体能或技术的停滞阶段,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突破瓶颈。此一停滞期的起源因人而异,重点在于发掘自身的问题所在,针对缺点修正训练方式、调整身心状态,以期重新出发。

  停滞阶段的可能原因

  - 训练过度

  - 训练目标过高或过低

  - 对固定的训练地点感到厌烦

  - 仅针对优势进行训练,忽略自身弱点

  - 训练方式缺乏效率

  - 训练一成不变

  - 过度采取特定型态攀登

  - 健康状态不佳

(原标题:运动伤害处理与防范 )

相关热词搜索:运动伤害处理与防范

上一篇垂钓宝典:旅途中的自我急救
下一篇垂钓宝典:高山救护(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