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的十大“后悔”


2014-04-26 09:26:26  钓鱼人网作者:  来源:户外资料  评论:0  发表评论

  吾与妻,年过半百,并无特别嗜好,唯独热衷旅游,可以称得上是铁杆的“驴友”,每逢节假日,就出去走走,已经成为习惯。几年下来,南到三亚,北到哈尔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还真的走了不少的地方。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了乐趣。在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也有许多遗憾。归纳起来有十大“后悔”,现摘录出来,供各位“驴友”品评。

  1、“随团”后悔,不“随团”更后悔

  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旅游也只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过去借公出之便,捎带脚欣赏一下当地的风光,还不能算作现在意义的旅游。旅游作为一种有目的的个人行为,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标志。近年来各种旅行社像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参加旅行社是我出游的首选。旅行社给游客提供了交通、住宿、饮食、景点、导游等一系列的周到服务,使我们出行更轻松。然而,事实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完美,尤其是一些所谓的“地接团”,由目的地的旅行社将外地的游客“拼团”,让游客产生了一种被出卖的感觉,使本来开心愉快的旅行加入了不和谐的阴影。往往随团回来得到的是一肚子的后悔,甚至下决心下次再也不“随团”了。其实,不“随团”你会更后悔,每到一地首先要找旅店,要乘车,要去景点,人生地不熟,一顿折腾下来,旅游的激情锐减,再好的旅游项目也索然无味。因此我的经验是还是要“随团”,关键是找一家好的旅行社。近来时兴的“自助游”是个不错的选择,交通食宿由旅行社安排好,剩下的就是自己随心所欲的游览了。

  2、走“热线”后悔,走“冷线”也后悔

  选择旅游地,很有学问,一般说来,人都喜欢扎堆,哪热闹到那去,致使旅游景点有了“热线”和“冷线”之分。自从实行“黄金周”休长假制度以来,热线温度直线上升,热上加热,火了旅游区,可苦了我们这些“驴友”。2002年五一假期去武夷山,山上山下,人山人海,被戏称“蚂蚁搬家”。没看到心仪很久的武夷美景不说,卡在半山腰,上不去下不来,完全暴露在烈日下,挥汗如雨,难受至极,后悔不该走这条热线。可这话又说回来了,要是旅游景点没有有人,更是扫兴。有一年去了一次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诺大的展馆几乎就我们两个人,冷冷清清,也没有讲解员,尽管我对考古很感兴趣,但还是觉得没意思。选择旅游地不仅要根据自己的喜好,还要考虑时机,凭我的经验,旅游旺季选“冷线”,“冷线”不冷;旅游淡季选“热线”,“热线”不热。

  3、不听导游的后悔,听导游的也后悔

  参加旅行社组织的旅游,就要同“导游”打交道。“导游”是旅行团的组织者,入了“团”一切都要听导游的。导游一般的都经得多,见得广,能说会道,特别是一些品牌旅行社的导游都经过正规训练,善于同各种人打交道,经验丰富,能够及时妥善的处理旅游途中遇到的问题,听他指挥,一般不会出错。有一次在一个少数民族地区,导游千叮咛万嘱咐不要随便吃街边的“地方小吃”,不卫生。可有的人偏偏不听导游的话,结果几个年轻人经不住“美味”的诱惑,晚上大吃了一顿,第二天上吐下泻,上医院打吊瓶,影响了行程。真是“不听导游言,吃亏在眼前”。可有的时候听话也会上当,后悔的时候也不少。最常见的是导游误导游客。一次在海南导游小姐热情地推荐一种盒装的热带水果糖,说市场价30元,优惠价25元,她领我们去买20元。几乎所有的人都买了,有的还买了好多份。回到驻地宾馆,在楼下的卖店里,同样的东西标价10元,一盒水果糖竟然“铆了”我们10元。旅游的次数多了,也就学会怎样听“导游”的话了,凡是宣布纪律的话要严格遵守,凡是带有广告性质的话,要多加小心,有选择的听。特别是购物,不要听别人的,买与不买完全是自己说了算。

  

下一页:请点击 --本篇文章内容列表-- -------------------- 1 - “驴友”的十大“后悔” 2 - “驴友”的十大“后悔” 3 - “驴友”的十大“后悔”
(原标题:“驴友”的十大“后悔” )

相关热词搜索:“驴友”的十大“后悔”

上一篇垂钓宝典:自行车运动力学!
下一篇垂钓宝典:十二星夜重阳节户外开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