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渔民网到幼年江豚 一日后放归钱塘江


2013-12-06 00:11:44  钓鱼人网作者:  来源:  评论:0  发表评论

  很多人都知道,钱塘江里自古以来就有江豚。但到了现在,真正能够看到江豚的人却少之又少。
 
  就连天天去江边钓鱼的老师傅也说,很难再看到大江豚跃出水面撒欢的那道风景了。
 
  不过,前天晚上7点多,滨江区的渔民冯师傅和老婆在江上收网时,却捞上了一条“怪鱼”。昨天一早经过辨认,这正是已经多年没有在江上现身的江豚。
 
  昨天上午,杭州渔政部门及时找回了这头小家伙,并给它做了体检。
 
  中午时分,小江豚回到了钱塘江的怀抱中。
 
  渔民江中网到“江猪”带回了家
 
  前天晚上7点多,天早已黑了。钱塘江江面上北风凛冽。
 
  滨江区的渔民冯师傅两口子的渔船还停在复兴大桥下游几百米处。他们正准备拉起最后一网,等第二天一早拉去家附近的农贸市场出售。
 
  “我们撒下的网是新的,比较平整,上面没有缠着比较尖锐的东西。当时我和我老婆一起在拉网,她眼睛尖,看到网里有东西。”
 
  冯师傅向江面看去,网里有个黑影,长度大概有一米左右,“当时我以为捞上什么大鱼了,心里一阵高兴。”
 
  不过随着渔网的上升,冯师傅夫妻俩心里都咯噔了一声。
 
  “这玩意好像是海猪(当地渔民自古称江豚为江猪或者海猪)啊?”冯师傅的老婆嘀咕了一句,“这东西我们不要,不敢卖,又惹事,还是放掉吧。”
 
  冯师傅说,自己当时没同意,“单独拿个大点的箱子,放些干净的水,先带回去看看情况。”
 
  而昨天下午,他也向渔政部门人员解释了自己那么做的原因。
 
  “一是因为在江上打了一辈子鱼,这样和‘海猪’面对面还是第一次。而且,我怕万一这江豚在网里有个伤病,责任就是我们的。”
 
  当天晚上,这头长80厘米的江豚就在他们家的水箱里过了一夜。昨天一早,冯师傅把它带到了滨江区的缤纷农贸市场,想请市场里的渔户们一起鉴定鉴定。
 
  “当时大家围过来一看,都说是江猪,有点学问的就管他叫江豚,说是保护动物,还说我摊上大事了。”这下,冯师傅没了主意,马上把事情告诉了市场的管理人员。
 
  小江豚身体健康无外伤
 
  杭州市渔政渔港渔船监督管理总站资源增殖科的副科长童奇烈,是在昨天上午9点半收到这条消息的。
 
  “当时我正在外面开会,挺远的。但听说这个消息后,实在忍不住,直接就赶过去了。我们站里的领导也全都赶了过去。”
 
  为什么渔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如此紧张?这主要还是和他们近年来的工作经历以及江豚的珍稀程度有关。
 
  “我是2005年参加这项工作的,8年时间里,我们经常去江上做搜集采样工作,但真正的江豚只见过三次。”童奇烈说。
 
  第一次是在2008年,当时童奇烈他们赶到现场时,那头江豚浑身是伤。后来,经过渔政部门的救治,最后成功放生。
 
  第二次是在2011年,当时有市民发现江豚搁浅,童奇烈再次赶到现场,但让他心痛的是,两头江豚早已经没了生命迹象。“其中有一头体长1.8米,属于比较少见的大家伙了,很可惜。”
 
  而昨天,是他第三次真正和江豚面对面接触。
 
  昨天上午10点30分,他一路赶到缤纷农贸市场,挤进了围观人群中。
 
  蹲下来仔细看了一圈后,他的心里感到一阵激动。
 
  “这是一条幼年的长江江豚,全国可能还有不到千条。体长80厘米左右,全身皮肤无外伤,精神也很好。可能是水箱太小,让它觉得有点别扭。”
 
  他一边用手机拍摄,一边记录下了眼前的情况。
(原标题:杭州渔民网到幼年江豚 一日后放归钱塘江)

相关热词搜索:杭州 渔民 幼年

上一篇垂钓宝典:章鱼远比人类预想得更加聪明
下一篇垂钓宝典:GPS定位系统助渔民增捕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