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钓鱼十忌


2013-07-30 21:43:06  钓鱼人网作者:  来源:  评论:0  发表评论

    野外钓鱼的十忌。

    一:下竿无鱼讯,喂窝就不停

    钓鱼喂窝,目的是要诱鱼集聚,以便钓之。但是很多时候,撒了喂料,不一定有鱼进窝,即使有鱼进了窝,也不一定会咬钩,这里有天时、地利等诸方面的原因。出 现这种情况,钓者要冷静地多加分析,不要片面地认为“鱼还没有喂拢”,继而又时不时地焦心撒喂,甚至越喂越多。这种喂法,别说食料浪费可惜,即使有鱼,也 会因诱料过剩使它们只拣地下食,难咬钩上饵。

    二:多时漂不点,换窝就频繁

    野钓,一般习惯喂3-5个窝点,这很正常,也值得推广。但在试钓换窝的时间差上,应按鱼类一年四季不同的活动习性来考虑。在仲春后的夏秋时节,最快一般也 要30-40分钟;冬天,由于它少吃、少动,喂窝后,至少要两个小时以上,甚至更长一些的时间才会有鱼讯反应。

    三:钓位站高坎,起鱼手提线

    野钓时所选的岸边钓位或许是个斜坡土坎,或许是堆乱石桥墩,这种居高临下的位置,虽利于看漂,但不方便起鱼。尤其是在钓上200克以上的大鲫或其他大型鱼时,切勿为了省时、省事而手提线。

    四:一见中大鱼,高兴就犯急

    中了大鱼钓者在高兴之余,心急操竿不当而造成主观失误的现象更是常见。所以,上了大鱼,钓者首先必须保持良好的平常心态,冷静对待,巧妙周旋。切勿犯急强拉。

    五:不改老习惯,夏秋用多竿

    很多人常年不管什么时候出钓,总习惯用2-3根钓竿,有的甚至用4-5根手竿摆成扇型垂钓,意在竿多,窝多,钓鱼多。但有时候,恰恰是这根竿子鱼在 “动”,那根竿子漂在“点”,抓了左边起竿早,再抓右边起竿晚,往往顾此失彼,竹篮打水。当然,若在初春和冬季,鱼儿少吃、少动的这段时间,挂蚯蚓这类荤 饵垂钓,多采用2-3根竿子,确实既不碍事,又能蠃得更多的中鱼机会。

    六:竿插石缝间,起竿用手搬

    抛竿野钓,很多钓友都习惯把竿头的钻子深深插入硬质的泥土或石缝 里而不再用其他固竿架,起鱼时,往往来不及抽竿上扬,就手握竿把朝上一撬以应急。这种起竿方式,不仅竿梢上扬的高度不够,使本应绷紧的钓线因松软而且难以 带动渔钩有力地刺进鱼嘴,还多会撬破竿头或搬断竿身。

    七:钓鱼一下竿,饵硬久不换

钓大鱼要死守,是针对大鱼比鲫鱼稀少,且一般不会轻易摄食咬钩而言。“死守”,要“死”中有“活”。即:在大

(原标题:野外钓鱼十忌)

相关热词搜索:野外 钓鱼

上一篇垂钓宝典:秋冬季垂钓线具组合
下一篇垂钓宝典:冬季冰钓知识,安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