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垂钓诱饵做窝四要


2013-01-04 16:54:51  钓鱼人网作者:  来源:  评论:0  发表评论

3、 饵量适度

诱馆用量多寡,直接影响垂钓效果。诱饵过多时,食源过剩,便鱼饱腹而去;诱饵过少时,食源贫瘠,使鱼无诱而散;诱饵适中,就会使鱼食不饱,欲走不舍,留窝时间长,增加获鱼机会,提高钓获量。有经验的垂钓者,通常是依据诸种不同因素,经过认真分析、综合判断后,再决定施饵量。

按照一般规律,池塘鱼量多、鱼体大、池水深、气温低、水面大、风力强、饵质差的,施饵量应大一些、质地稍硬一点;相反,施饵量则小一些、质地稍软一点。另外,有些鱼塘,特别是开放性限竿池塘,还要考虑到小杂鱼密度的大小。小鱼越多,施饵量应越大。

这是因为抛撒诱饵后,小鱼胆大,率先进窝,争先抢食,加之密度大,集聚面积大,对窝饵破坏力强,这是不可避免的,但并可怕,俗话说:“小鱼闹,有鱼钓,大鱼到,小鱼逃“, 只要重饵做窝,就能取得好收获。

4、 视情补饵窝

垂钓时,钓点 窝发后,频频上鱼,当施钓一段时间后,上鱼速度减慢,上鱼间隔时间逐渐拉长,这时就需要及时补窝,重新抛撒诱饵,使窝点恢复生机,再次充满活力。通常做法 轻施诱饵勤补窝,有一定道理。 轻是指每次补饵量少,这是比较容易做到的。

勤就是一日内补饵的次数多。勤到什么程度,一日之内补窝儿次为宜,就需要现场认真分析,视具体不同情况而定,切不可生搬硬套。一般来说,一是视鱼情变化补饵。一些钓友采取窝点鱼被钓完后才开始补窝,笔者经过多次试验,这时补饵,再 发窝较慢,窝起时间拖长。

而在窝点上鱼明显放慢时补窝,可以使留鱼和引鱼同时兼顾,再 发窝时间短。持续上鱼时间延长,可以收到良好钓效。还需注意的是,当池塘鱼量较多、小鱼密度大、上大鱼时,均应勤补窝。二是视气温变化补饵。一 日垂钓,气温变化较大,早晚气温较低,中午气温较高,特别是夏秋两季,尤为明显。气温、气压直接影响鱼的觅食欲望,这是大家知道 的。通常情况下,气温高、气压低,鱼的觅食量减弱。

相反,觅食 增强。因此,垂钓一日应根据气温 的变化,适当增减补饵次数。中午气温较高,一般不宜补饵。三是视 风力变化补饵。当气温较高、风力 变大时,水波骤起,池水自然增氧 量上升,鱼的食欲旺盛,补饵次数 相对多一些。相反,温度较高、风 力减弱时,不宜多次补饵。总之, 钓点补窝饵,要视现场情况的变化 而变化,灵活掌握,科学地补饵, 补饵量应适当控制,以期达到理想 效果

(原标题:池塘垂钓诱饵做窝四要)

相关热词搜索:池塘 垂钓 诱饵

上一篇垂钓宝典:初冬钓冰碴水五宜五不宜
下一篇垂钓宝典:串钩三种扬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