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鱼的20年之痒之五


2011-09-07 23:46:50  钓鱼人网作者:中国钓鱼人网网友  来源:中国钓鱼人网  评论:0  发表评论

  尽管有了调性概念,但硬调不硬,三七调的钓竿中了大鱼之后照样挺不起来。以此评价钓竿会引起许多争论,甚至针锋相对、各不相让。然而硬竿跑鱼,软竿也难逃一劫,问题是操作中怎样抓住控鱼中的转机,扬长避短。如果不管硬调、中硬调,提竿后都是“横8字”遛鱼,就难保成功了。


  五、控鱼慢慢来


  本刊技术顾问,无锡朱家明总结的“防止大鱼前三冲”和“横8字遛鱼技术”(见《台湾钓法揭秘》205~207页)是医治跑鱼之痒的良药,但成文之时的硬调和超硬调竿质量参差不齐,所以他只能以大众化钓竿的感受和数十年钓鱼经验,把控鱼和遛鱼结合在一起了。不久前笔者与朱家明讨论遛鱼技术,说到控鱼在先,这一步成功了才谈得上遛鱼,如果提竿就是钓竿贴着水皮,在5.4米和6.3米的超硬调钓竿可能不行。朱家明坦然地说,钓竿越来越硬,操作上出现了一些新技术是应该肯定的。我总结这两项技术是1995年,那时候许多人还在用竹竿,竞技钓鱼用中硬调和硬调,遇到大鱼怎么处理?“台钓”教程中没有。我把传统钓鱼中的遛鱼技术嫁接到悬坠钓法,成功了,如实告诉大家。现在回过头去看,硬竿怎么控鱼,软竿怎么控鱼,技术上确实有差别,值得研究。控鱼在先,把鱼控制在一定范围里之后再慢慢遛鱼,程序上是这样,但操作起来先后程序可能会倒过来或者交叉进行。一句话是把握顺逆转机,关键词是慢。


  一个慢字概括了控和遛的操作过程,堪称经典。


  1994年,某钓鱼杂志封面刊出一钓手将钓竿横倒,几与水面成平行状的控鱼照片。这在6.3米普通硬调和中硬调钓竿是合理的,但换成4.5米或5.4米二八调钓竿就难保成功了,如果水深超过3米就更难操作。理由有二:


  1.大鱼是前冲还是横冲,事先无法预料。竿长加线长,4.5米竿的控制距离在9米左右,要不让鱼“拔河”,只有倒伏钓竿,侧面控鱼。这一着成功了,鱼回过头仍然存在着前冲还是横冲的问题,因此控鱼主要是防直冲。


  2001年,笔者在连云港的一次比赛中用日产二八调4.5米竿,耗时27分钟,钓起一尾重4.7千克的鲤鱼。后又中一鲤鱼,在左右冲突4个回合后,因此鱼始终没有超出竿长和线长允许范围,即使横冲到极限,只要将竿倒伏,采取鱼走我跟,鱼停我牵的策略,鱼就回头了。这样有惊无险4次之后,我以为鱼不会向外冲了,事实上它也没有一次直走。可是第5个回合不行了,竿弯,鱼转过身,我刚倒竿还没来得及作牵引,它就一个直冲把子线拉断了。一得一失,操作没有失误呀! 那么跑鱼的原因究竟在哪里呢?(1)遛中有控,控鱼是贯彻始终的。前一尾鱼只有一次横冲竿线极限,其它几次都留有一段空间,所以下蹲后将竿竖起,即使竖不起来,有一个角度,鱼就控制住了。第2尾鱼冲到竿线极限再回头,控鱼没有留足空间,之后被强制回头,在形式上是遛,心里也这么认为,忽略了鱼的直冲潜力,一旦直冲,竿线之短就是致命伤。(2)强制回头不能靠硬,而是靠弹性。硬调是“腰”硬,作用是不让鱼下潜,遛鱼要借助“腰”的力量,但起作用的是竿梢的弹性和韧性,尤其是鱼横冲到竿线极限的时候,硬回头固然可以,却不如竿梢弹性控制下的软回头那么顺利。硬竿跑鱼是因为错用了“腰”的硬,第二尾鱼就是这么跑掉的。(3) 鱼冲两极,侧控不能站着,要曲膝下蹲。如果是平常,这个错误是不会犯的。由于钓前一尾鱼时人没有离开钓箱,两腿微曲就完成了,以致后一尾鱼横冲极限,两脚来不及跨过钓箱,急切间伸直两臂控鱼,强制过度,动作没有柔性,鱼的刚性就表现出来了。


  2.深水鱼的中钩反应比较迟钝,提竿重了快了会激活鱼的野性,鱼一窜就到了竿线极限。怎么办?竿长,调性软一点,可倒伏钓竿,侧向控鱼,待鱼回头了再遛;竿短,调性硬,则平持钓竿,控鱼于下层,不到鱼主动上浮或回头是不能急着遛的。


  2003年6月,笔者与一钓友在昆山一养殖河道的三岔口钓鱼,我选位河口之东,是个浅滩,水深1.2米;钓友在河西的一艘废船上,水深3米有余。我的钓点比较脏,经常挂底,没法子只能钓离底,所以钓的都是鳊鱼。钓友运气不错,可惜钓技太差,我看他几次提竿都是弯弓不放箭,僵持中不是鱼挣断了子线,就是鱼到水面轰隆一下就走了。我说,鱼不小啊,可怎么老跑呢?他说,都是花鲢,力量大呢,在下面还不怎么样,一提到半水就死命猛窜,揪不住它!我这边没大鱼,他那边却接连不断的跑鱼,这刺激太大,于是我收拾钓具,到船上与他并肩作战了。

(原标题:跑鱼的20年之痒之五)

相关热词搜索: 20

上一篇垂钓宝典:跑鱼的20年之痒之六
下一篇垂钓宝典:跑鱼的20年之痒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