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垂钓的绝技


2011-10-15 22:32:37  钓鱼人网作者:中国钓鱼人网网友  来源:中国钓鱼人网  评论:0  发表评论

     钓获小草虾、大龙虾(大红虾)、螃蟹关键有二:一是钩,二是饵。当然也包括灵敏的钓组,准确提竿时机的把握等等。 ¬我钓虾蟹的钓法是普通的台钓法,调得很灵敏,钩子到底。钩是伽玛卡兹丸袖7号上黑和海たなで6号上黑钩。至于别的型号、大小、颜色和钩条粗细的钓效如何,目前尚不清楚,估计钩条细、钩子小、黑色,特别锋利的钩较好。 用饵是钓虾的最关键环节。所谓真传一张纸,假传万卷书,钓虾的关键就在这里。必须用新鲜的虾肉(小草虾、大红虾都可以)掺入适量面粉(生的小麦面)充分揉搓,便饵变得既腥又黏且硬,每次只在钩尖上一小粒,在钩上捏服贴。这样的饵虾蟹一时弄不脱。当它举钓饵爬过一段距离,送到嘴里时,点点、停停,平移一段后信号便会加大,立即提竿,正好可以钩中虾、蟹的嘴。我用这种办法钓大红虾,曾创下连续8次提竿不拉空,连扯8只大红虾的纪录。

     为什么这么说?浮漂频动却老是扯空,换了同型号的新钩后效果立马改变,这是因为以前的钩子钝了,用新的鱼钩显得灵敏度更高。鱼钩仍然锋利却扯不上鱼,换用别的偏小的钩,效果又变好了。这是因为钩型号不对,大了。钓小的鱼用大团的面饵,提竿不中鱼,换小饵后中鱼率高,这样较小的饵又显得灵敏度高。粗线和细线也有类似的现象。在这里,锋利小钩、小粒钓饵和细钓线显得灵敏度高,是因为它们方便鱼的摄入,一触即挂,不会滑脱。     我现在用的钩,以伽玛卡兹为例。钓手竿,丸セ、丸袖和伊豆7号用的最多,最大不超过12号。チス钩为0.8-1号,最大不超过2号。   

        许多人是抱着钓大鱼的幻想使用粗线大钩和较大块钓饵的,还有不少人是为了节省开支。通常情况下一副粗线大钩可用半年以上,有的周末垂钓族能用二三年。但是我要说,这样做不仅会减少钓获量,而且会大跌频频上鱼的乐趣。我常用的脑线,早春多为0.6-1.5号,夏秋为1.5号和2号;主线,早春为1.5-2号,夏秋为2-3号。脑线越细换得越频繁,就能保证钓线的性能,即使是在早春,对付一二千克的鱼也不在话下。不过有时钩子太细太小,鱼嘴太嫩,挂的不是地方,可能会割豁鱼嘴跑鱼。

尽管如此,细线小钩提竿成功率较高,大鱼咬钩的概率更大,这使我一直对小钩细线情有独钟。   浮漂的灵敏度表现在四个方面:

   1、漂体的大小;2、漂身的线条及外观;3、浮漂的稳定性;4、漂尾的粗细。

漂体的大小和灵敏度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体积大的漂灵敏度差,小漂灵敏度高。在这里,笔者仅对浮漂的稳定性和漂尾粗细对灵敏度的影响作详细叙述。

     浮漂的稳定性和灵敏性是一对矛盾。稳定性好的漂,当受到一定的外力干扰(风浪和鱼摄食)时,会失去平衡,但是能够迅速恢复到平衡位置。稳定性特差的漂,外力一干扰会使浮漂的动作幅度变大,恢复平衡的时间变长,使钓手一时难以捕捉到鱼的咬钩信号。因此,浮漂需要一定的稳定性。但过于稳定也是不好的,它会使鱼咬钩的信号变弱。

     一支浮漂,它的稳定性是受其重心(包括悬于水底的钩、坠、线、饵的重力,它们的作用点在漂脚)和浮心支配的。浮漂的重心就是漂的各部分及作用于漂脚的配重的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浮漂的浮心,是浮漂浸入水中部分的体积中心,相当于浮力的作用点,浮漂的自重越轻,配重越大,则重心越低;浮漂上部分的体积越大则浮心位置越高。这样的漂浮心在上重心在下,重浮心距离很大,稳定性很好。和上述情况相反,自重大、体积小、负重小、浮力泡位置低的浮漂,浮心和重心位置相距很近,稳定性降低,灵敏度提高。但二者位置过近也是不好的。浮漂“过敏”,稍有风吹浪动鱼触钩,浮漂就会乱动。当二者位置重合或重心高于浮心时,头重脚轻,浮漂就站不住,钓不成鱼了。

稳定性不同的漂用途不尽相同。浅水、静水多用灵敏度更高的漂;深水、风浪大对稳定性的要求较高。 空心塑漂自重最轻,做的漂一般能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但将浮漂做小可以提高灵敏度;普通的软木材质较重,漂不能做得太小,加大体积可以提高稳定性。材质比重比较适中的巴尔杉木、通草、孔雀翎等,结合对不同工艺参数的选择以及对外

(原标题:野外垂钓的绝技)

相关热词搜索:野外 垂钓

上一篇垂钓宝典:整理的诱钓乌鳢的奇方妙招
下一篇垂钓宝典:早春海竿串钩钓鲫鱼和鲤鱼的技巧